修罗场,是买股文/多男主文/万人迷文里几乎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不论是男主和男二的针锋相对,还是同为追求者的隐形竞争,只要同时出现,就必然少不了修罗场的存在。

刺激是真的刺激,看起来也是真的爽,但作为作者,如何写好修罗场依旧是个大难题。

要么是自己的描写读起来像是主角们在骂骂咧咧;要么是自己精心设计的台词读起来干干巴巴;要么是仔细斟酌后的效果只有场,少了“修罗”。

为了让大家会写修罗场,写好修罗场,当务之急就是解决以上的常见问题。


一.增强代入感

要想让修罗场带给读者紧张刺激的感觉,增强读者代入感不可或缺。故事情节人物设定的代入感,决定了能否迅速把读者带入到故事情境,也决定了读者能否跟着剧情中的角色同喜同悲,如果代入感较差,传达不出感情,读者观看修罗场就只会感觉对话一来一往,很难产生的情绪波动。

1.人称

不同人称会对读者的代入感产生或大或小的影响,可往往人称也是作者最容易忽略掉的一部分。

不同人称会对读者的代入感产生或大或小的影响,可往往人称也是作者最容易忽略掉的一部分。
第一人称第二人称是我们相对起来最常用的,优点是心理描写相对方便,作为主角,读者代入感较强,劣势也比较明显,主视角过多,造成其余非主视角的角色缺少心理描写,缺少个人视角,读者阅读起来会感觉到非主视角的角色设定单薄,纸片化。
例:我(你)抿了抿唇,心头有些忐忑,若不是小磁开口替我(你)解围,恐怕我(你)会在这件事上栽个大跟头。

第三人称,也就是我们常常说的上帝视角,兼顾多个角色的视角,劣势则是缺少心理刻画,读者第一感官代入感不强,如果每个角色出场频率相近则很容易带入混乱。
例:小毛抿了抿唇,神色有些复杂。

让读者在代入感强的基础上兼顾到其他角色的人物刻画,变成了写作过程中的一个大难题。
我们可以使用第一人称第二人称当做主视角带入主角,其余配角使用伪第一人称的第三人称。
例:小毛抿了抿唇,心头有些忐忑,若不是小磁开口替自己解围,恐怕自己会在这件事上栽个大跟头。

在主角使用第一人称的情况下,这样的代入感可以增强许多,也能有效防止其余角色突变纸片人。

2.场景切换

决定代入感的另外一个因素——行文是否流畅,说到这就不得不提到场景切换了。
主角走到另外一个地方需要场景切换;一天结束了需要场景切换;剧情两边同时进行时也需要场景切换。
可场景切换也有讲究。
①,前后剧情跳脱明显的情况下,尽量不要切换场景,比如小毛正在冲小铁介绍自己的男朋友小磁,划线跳转第二天早上小毛起床,这种几乎没有关联性的跳转尽量不要出现。
②,前期剧情铺垫太长,没有意义的话语太多,实际对话及故事发展出现太晚,互动型阅读更多的是需要读者紧跟剧情节奏,节奏太慢往往会产生疲惫感,能避则避。
③,一次性给读者灌输太多世界观信息,这也是架空类型的最容易出现的问题,前期将庞大的世界全部详细写出,紧接着切换到了主角场景。
世界观信息多,读者就势必将时间浪费在牢记信息上,但阅读毫无故事情节的世界观又往往会让读者感觉到接收困难,这时候切换主角场景读者很难迅速消化。

要想让剧情切换不突兀,我们就需要知道剧情切换大概有哪几种上帝视角切换场景是相对最容易的方法,但互动型阅读的作者往往会使用主角视角,此时我们就要明确哪里能切换哪里不能切换。
视角是主角的情况下,就需要根据主角的行动路线和剧情场景切换,并始终以主角的视角出发;如果在这段剧情里主角不在,可以使用上帝视角来进行场景切换;如果主角不在且该场景需要多个配角进行互动,我们则需要使用其中一位配角为主视角,根据这位配角的动路线和剧情进行场景切换。
切记,在写一段剧情之前就需要确认好自己使用哪个角色的视角作为主视角,如果连自己都不清楚,那么在场景切换中将会出现人称混乱,视角不明,甚至场景变化突兀等情况,极其影响阅读体验。

3.句式

决定代入感最重要,也是最容易被忽略的一点,就是句式。
在一部作品成型之前,绝大多数作者就已经创造好世界观,也确定好了人物设定和人物关系,也会将这些内容留在大纲上,但作为读者,需要通过剧情、对话描写缓慢地接收关于故事的详细信息。
也就是说,作者在极其了解剧情的情况下,很容易不自觉的将句式复杂化,来确保效果,但这往往会导致忽略掉读者的阅读体验感。
尤其是世界观庞大的剧情,作者如果过多的使用“可”“却”“但”“不得不”“难免不”等词汇,就会让本就因为繁多而难以迅速接收的信息,变得更加难以理解,代入感也会因为读者在反复阅读理解故事大纲的过程中渐渐变弱。

例1:小毛深知自己爱着小磁,可既然自己家里已经发生了如此大的变故,她又怎能不放下情爱选择独自承受?
例2:小毛深知自己爱着小磁,可自己家里已经发生了如此大的变故,她便必须放下情爱选择独自承受。


相比起来,例2句式更加简单,读者接收信息也会相对比较容易。


二.从角色设定出发

举个例子,像作品《绝对占有》中的剧情,通过女主一个旁观者视角,详细描述了几位竞争者陆续进入后的针锋相对。
但不同的设定也会出现不同的效果。
倘若是性格相对优柔寡断,无法直白的结束任何一段关系的人,在面对修罗场时表现出来的情绪就很容易变成“尴尬”。
如果是以第三方的视角来写,也会很容易产生替别人尴尬的反应,也就是很多社恐面对社牛解决了对话的时脚趾扣出三室一厅的友好说法。

而这里的女主,她对于面前的修罗场表现出来的情绪更多的是不在意,也就是说,作为一个所谓的始作俑者,她并没有紧张感,也没有太强烈的尴尬。

如图,对于这种角色,我们可以试着不写主角的反应,从修罗场的各位入手,通过针锋相对的对话来调动读者的紧张感,最后再让读者意识到主角的心理活动,这也不失为一种方法。

三.让自己的修罗场与众不同

修罗场有很多,只要是买股文,只要是多男主,必然有修罗场,如何让自己的修罗场在一众同类型的文章中脱颖而出?避免以下问题就显得迫在眉睫。

1.如何避免对话看起来只有冲突?

当我们在动笔写修罗场的时候,往往会发现,自己精心构造的对话看起来像是小学生吵架,原本想制造矛盾感,最后只有冲突,不仅看起来不刺激反而感觉有些身心俱疲。
此时我们就要考虑什么叫做修罗场。
人际关系错综复杂,有相同身份或敌对身份,互相对对方的身份认知不明确,多角恋等等等等都是修罗场。

例1:小毛是小磁的表姐,小爷是小铁的侄子,小毛和小铁是大学同学,但小毛和小爷处于恋爱关系,小磁却是小铁的上司。
在这种人际关系复杂且身份认知不明确的情况下,众人坐在一起的对话就绝不能只是互相攻击,而是互相盘问为什么自己不知情或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这种互相盘问才是正常现象。


例2:小毛和小磁喜欢小铁,小铁暗恋小爷,小爷和小毛打过架却和小磁是好兄弟。
在这种有相同或敌对身份且出现多角恋的情况下,就需要根据人际关系来构建对话框架。
从小磁的角度出发,小毛和小爷和自己的身份相同,同时也有竞争关系,但在同时有竞争关系的情况下,小爷和小毛是敌对关系,自己和小爷的关系也相对起来更好。
这种情况下,小磁和小爷对话避免不了尴尬,即使敌对也依旧不会说的太难听,但同时对上小毛时,两人会相对激进,小爷和小毛对话时会更加激进。

通过人际关系及角色心理来确定对话框架,突出不同角色视角的矛盾感,才会使对话看起来更有具有张力,也不会只剩下冲突。

2.如何避免对话读起来干干巴巴没有爽点?

在解决了上述问题时,也常常会有人发现,自己确实根据每个角色确定了框架也突出了矛盾感,却总感觉剧情干干巴巴,只有对话却很难让读者感觉到刺激。
这时我们的问题就是制造爽点和反差。
为了自己反目,为了自己嫉妒,只属于自己的关注,只属于自己的爱慕等等等等,都是足以表现存在感和成就感的爽点,在确保主角能让读者产生代入感时,这种“为了一个人针锋相对”的别样成就感,往往会刺激到读者的感官。
反差感,则是针对角色,一个阳光的人产生名为嫉妒的情绪,一个沉稳的人因自己变得激动,这种矛盾感更容易让读者产生“爽”这一情绪,但矛盾感就必然少不了铺垫。
刻画好一个阳光开朗很多事情都不放在心上的角色,才能让这个角色出现阴暗情绪这件事显得尤其特殊且尤其珍贵,让角色产生反差感。当然,其他类型角色同理。
只有铺垫好一个角色,让读者对这个角色印象深刻,这时因为这个角色的转变产生的反差感才会让读者觉得足够“刺激”。
当我们能做到以上几点时,一个紧张刺激的修罗场就大功告成啦!
最后的最后,希望各位作者能通过我这一点点小小的经验,创作出越来越多好看的作品❤️


感谢作者@毛爷爷磁铁为我们倾情撰写了此篇教程。


作者简介:作者代表作:
《绝对占有》《你又脸红了》《我又心动了》《她又恋爱了》

成就与荣誉:
毛爷爷磁铁——橙光四级王牌作者;
多部作品荣登橙光最佳巅峰榜;
先婚后爱-明星-最佳创意。

特点与风格:
擅长风格:爽文大户,专攻甜宠!
在我在这里没有BE!
人形制糖机,偶尔清新,嘴炮大户,偶尔正经!
(也不是真的不正经,就是写正经的东西你们不理我)

自我介绍:
混迹明星现代区。

其他:
编辑评语:乐于尝试新鲜领域,人很负责又很可爱的磁铁老师。

往期教程推荐:

相比正常的长篇连续剧,以单元为分割的多题材或多支线的单元剧更能发挥作者们的脑洞。但往往多题材的作品容易把角色性格塑造的过于跳脱或前后矛盾;多支线的作品则会让作品主线不够清晰,导致主角团与主线之间的关联不够紧密,高潮剧情无法营造出强烈的冲击感;或者是单元中的配角塑造过于路人,无法让读者对配角共鸣,从而产生单元剧情过于冗余复杂的感觉。

那么今天就跟大家来讲一讲如何写好单元剧吧!

                 



阅读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