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设”这个词本身并没有太多值得探讨或是科普的地方,其含义是对一个人物进行包括姓名、年龄、身高、性格、喜好、出身、成长等等一系列的设定,使其成为一个能够跃然纸上的完整人物。然而,自从网络文学兴起之后,诸家对于“人设”的争论就掀开了一个新的层面。
究竟是人设该为剧情服务,还是剧情该为人设服务,这似乎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不过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那么,下面我们就进入今天的第一个标题——


一、持续千年的纸间战争——人设OR剧情!

剧情,以下简称“剧”。

人设,以下简称“人”。

剧人之争的起源可以一直追溯到公元千年时世界上第一部小说《源氏物语》的诞生开始说起。
这是一本由日本平安时代女作家紫式部所创作的长篇小说,自此之后文字就成为了一种不止是用于记载,更是能用于创作的工具。
但这样的改变同时也引出了一个矛盾。
因为是不同于纪传体的新兴文学形式,小说的内容或者改编于现实,或者凌驾于现实,其中的人物大多都不会从现实之中选取,又或者是基于现实人物进行了大量原创艺术加工。
既然人物是原创的,那么自然也会令读者对其产生争论。
在小说诞生之前,书籍要么是记录历史,要么是创造神话,要么是宣传与记录思想。
此三者之中,读者对于作品的重要程度几乎为零。
所以创作者本身并不需要去考虑读者对于作品的观感,然而小说这个体裁的出现,改变了这一情况。
小说创作的初衷是为了分享故事,无论是艺术加工的故事还是虚构的故事,本质都是希望自己所创作的内容得到读者的喜爱与追捧,甚至这其中还包含了一部分的商业利益。
在这个基础上,读者的想法很大程度上就会对创作带来影响。
所以在“剧人之争”中,我们所要知道的第一点,就是作者创作作品的初衷到底是为了什么。
如果这部作品你是只写给自己看的,那么你完全可以无视以上所说的一切,只需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创作作品即可。
可如果你的作品是为了获得广大读者的认同,那么情况就完全不同了。
一般来说,只有很少数的一部分作品是需要让人设来服务剧情的。
但就算是这样,这部分的创作者也都尽可能地希望自己笔下的人物能够更多地为大众所接受。
因为一个很简单的道理,故事所要表达的观点往往要等结局之后才能让人细品,那在此之前创作者需要的是令读者能将这个故事给看下去。
而看下去的前提则是【创作者所创作的人物能够使人接受或者至少不让人厌恶】
综上所述,在“剧人之争”中,真正获得主导地位的是“人设”。
无论你原本心中所构想的剧情有多么精彩,都必须在一定程度上为人设让路。
否则,一部因为人设糟糕而让人无法看完的作品,无论故事多么精彩都根本没有任何意义。
这里我可以举出一个反面例子,以我多年的写作经验来说,有这么一种人设是读者相对不喜欢的,那就是“身怀不幸,苦大仇深”的主角。
以创作手法而言,先抑后扬并没有太大的问题。
可如果在一部作品中,主角一开始就有着悲惨的身世,处处受人欺负,并无法有效反制,那么就会令读者陷入极大的憋屈,最终导致无法将全文看完。

这小部分作品通常是【基于现实进行的改编创作】亦或者是【通过故事诠释想要表达的思想】


比如在《竹本无心》中的女主角许竹芯——


这位女主身世凄惨,并且一直持续凄惨了数十万字,最后才逐渐成长翻盘,这样的故事结构和人设可以说是失败的典型范例。

而反观另一部畅销中外的经典小说《基督山伯爵》,同样是一个复仇的故事,但作者大仲马却没有采用这种令人感到憋屈的写作方式。
苦大仇深的主角爱德蒙,从一开始便闪亮登场,用最华丽的姿态在心中呐喊——
“复仇天使展开夜一般的巨翼,审判的号角已经吹响。有罪的人们啊,战栗吧!忏悔吧!愿上帝垂帘你们的灵魂!”

同样的苦大仇深,大仲马采用的是插叙的方式,去介绍主角悲惨的过往,却没有让读者感受到丝毫不快,反而着重体现了主角爱德蒙无所不能,有仇必报的形象,如此才让读者能够津津有味地阅读全文,最终令其畅销百年,并且永远不会忘记那位充满个性与魅力的基督山伯爵。

这就是人设的魅力。
当你的故事还没有来得及展开,当你的思想还没有来得及传递,真正能够吸引读者阅读兴趣的东西只会是人设。
所以我可以很负责地告诉各位作者,如果你的人设去为剧情妥协,让他变得不再受到读者喜爱,那么你的故事大概率也不会受人追捧。

不过,所谓物极必反,如果一部作品只有人设,而去忽略了剧情的精彩性与合理性,这部作品往往就会被人诟病为高开低走,甚至于——“烂尾”。

二、过犹不及!“人剧皆崩”的幕后黑手究竟是谁?!

“人剧皆崩”的幕后黑手究竟是谁!

在展开这个话题之前,我必须引入《基督山伯爵》中的一句名言作为开场白——
“如果你渴望得到某样东西,你得让它自由。如果它回到你的身边,它就是属于你的,如果它不会回来,你就从未拥有过它。”
这就是“人设”。
当一个人设被创造,特别是主角的人设。
我们可以回顾一下许多开始人设大火,最后却惨遭崩盘的作品,这些作品究竟是为何会高开低走,乃至于最终烂尾。
其实就是因为创作者给予了笔下角色太多的束缚。
“我创作的作品会不会不受读者喜欢?是否需要添加一些大众喜欢的元素。”
“我的角色非常受人喜欢,我要赋予他更多受人喜欢的元素。”
“我创作的角色那么棒,所有其他角色都不能抢他的戏,都必须要给他让路。”
这是一些常有的惯性思想,我们可以找到其中的一些共同点。
就是许多作品的人设并不能自始至终地贯穿作品始末。
经历过网文盛世的作者都知道“三大”定律——“三千字展现人设,三章节凸显矛盾,三万字进入高潮。”
为此,我们在开篇的创作上可谓是绞尽脑汁,恨不得将三千宠爱加诸主角一人。
然而过犹不及,有着过度光环的主角虽然能在前三万字给予读者极大的爽感,可是对于一篇动辄三五十万,甚至可能到达百万字的作品而言,之后我们又该要写些什么?

于是,为了让自己已经受到喜爱的人设能够继续受人追捧,很多创作者们便走向了一条不归路——矛盾性格累加。
什么叫作矛盾性格累加?
这些都是常见的人设崩坏。而产生的原因就是没有将初始人设贯彻始末。
一开始为了人设忽略剧情,之后又为了剧情改变人设,将诸多原本相悖矛盾的性格加诸在同一个人的身上,最终导致“人剧皆崩”,被广大读者加以讨伐。
可其实会造成这样的结果,只是因为许多作者在一个小小的转角钻了牛角尖。
已经受到喜爱的人设根本没必要再去增加多余的性格词条和设定,只要在原本受到喜爱的点上发扬光大,就可以让读者对其喜爱加倍。

那么从这一刻开始,他就应该是有生命的,是自由的。

范例一,开篇冰山霸总惊艳全场,然而随着故事发展,霸总不仅变得像个暴躁老哥甚至还变成个醋坛子,乃至于到了后期冰山形象荡然无存,可时不时的又要冷一下,令人难以揣测霸总脑袋里究竟在想些什么。

范例二,绝世智者天下无双,中期开始极尽温柔,伴随智商突然掉线,再不顾大局走向,眼中只剩男(女)主一人,随之,剧情中的其他角色以及反派人物一同智商掉线,剧情走向崩盘。


比如说《太初异闻录》中的尹岁安,该角色以“史上最年轻的问天阁阁主”身份登场,以聪慧博学和统筹全局作为人设,那么在该角色受到好评之后就没有必要再去增加其设定,而只需围绕原有的设定去设计剧情,凸显其博学和统筹全局的能力,就可以让这个人物跃然纸上。



那么,如果开始的人物设定并没有受到玩家喜爱,那又该如何处理呢?

在解决这个问题之前,我必须先引入一个观念,那就是事物的两面性。
冷静的人可能让人产生安全感,同样也可能让人觉得冷漠。
冲动的人可能让人讨厌,在关键时候也同样会令人感动。
关键在于,在同一种性格下的扬长避短。
冷静的人,你可以多去通过其客观来推进剧情解决问题,而不要凸显其冷漠的那面。
同样,冲动人尽量要去体现他热血和奋不顾身的那一面,而不要去体现其暴躁无法阻止的一面。
这就是围绕人设对于剧情的修改。


以下举出一个例子:来自《死亡旅店》中备受争议的角色——林景年。

此人在出场时以说话毫无分寸,外加极端自我而著称。


与许辰等人的性格形成鲜明对比,林景年主张团队所有人共同承担风险,每个人都应该为团队进行机关的尝试。

但在后续的情节发展中,作者找到了这个人设性格的另一面,并且进行了着重描写,最终令其成为了《死旅》中的人气角色。


以上这些是在和大家讨论关于人设与剧情的关系,以及人设塑造的注意事项。

我想在这个时候,我们已经可以完全得出结论,如果希望作品受到读者的喜爱,那么人设的重要性一定会大于剧情,而剧情的作用则是凸显人设。
这里最值得注意的是,我们所设计的剧情,绝不能把人设性格中令人讨厌的那一面扩大化。
在这个前提下,如果还能创作出优秀的剧情,那作品就一定会大获好评。

三、结束语

最后,在临近结尾之际,还有一个小小的忠告,那就是——【一定要避免不受控制的天马行空,一味追赶当下人设潮流】

因为只有自己所了解的人设才能够将其创作得深入人心,而为了一时跟风,通过模仿所创作出的角色,不仅会有“画虎不成反类犬”的遗憾,更有可能会被冠上“抄袭”的恶名,让玩家敬而远之。

以上就是本刊全文,感谢大家观看。


感谢作者@bleachers为我们倾情撰写了此篇教程。



作者简介:bleachers,签约作者。

代表作:《太初异闻录》《旅店Ⅱ亡者归来



往期教程推荐

思如泉涌不是坏事,但是天马行空、思绪乱飞经常写着写着就写过了头困扰着很多作者!你是不是也经历过一段剧情删删减减却始终达不到自己内心最想要的?别担心!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今日份的提升刊吧~





阅读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