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鬼怪屋”型故事

字面意思拆开会较容易理解,即“鬼怪”、“屋”。这个类型的故事是指在一个封闭“屋”内,一个以上的人物角色打败“鬼怪”,获得解救的“大逃杀”故事。例如《侏罗纪公园》《大白鲨》等脍炙人口的作品,都属于“鬼怪屋”型,我们橙光里也专门有一个分类叫作“大逃杀”。

二、“鬼怪”和“屋”的设置

1.鬼怪

“鬼怪”并不是必须要传统意义上的鬼魂或者怪物,它可以是凶猛的史前动物,可以是海里巨大的章鱼,也可以是上古时期《山海经》里杜撰过的神兽形象……总之,这个“鬼怪”的作用就是把人类或吃或撕地消灭掉!

在设置这个故事当中的大反派“鬼怪”时,要详尽参考市场上已经出现过的经典“鬼怪屋”型故事,将已经出现过的经典“鬼怪”形象都避开。因为对于这个类型的故事来说,最重要的就是“鬼怪”形象和其攻击能力、特异功能的新意,这个类型最主要的就是新颖的“鬼怪”,其他地方都大同小异,如果你的“鬼怪”不新,基本上不会吸引别人的眼球,更没有卖座的可能。

2.屋

“屋”,指封闭空间。主人公们可以在一栋被大雪封山的荒郊别墅里,可以在一座与世隔绝的小岛上,总之,他们不能跟任何人取得联系,这是我们设置“屋”的意义。

一旦我们的主人公们可以跟外界取得联系,例如可以随时坐交通工具离开这个地方,“鬼怪”的威胁便荡然无存。所以这个“屋”的设置必须要圈住一切人物、断绝有效的通讯联系、限制行动,才起到它应有的作用。

三、“鬼怪屋”中人物角色的设置

1.人物角色的“缺陷”必不可少

“鬼怪”不能随时行动,得有一个引起“鬼怪”攻击人类的契机。这个契机最好是人群当中有人物做了类似“七宗罪”的恶行。例如,有角色太过贪婪或者太过杀戮,《加勒比海盗》在一定意义上也是“鬼怪屋”的变种故事,因为他们当中有人太过贪图岛上的财富,遂引起了一系列本不该发生的灾难。

“鬼怪屋”的类型分析毕竟是国外的作家撰写的,他们依托的是西方的文化体系,在设计这方面时会偏向于基督教与天主教中罪孽的设立。但我们中国作者写起来,可以从传统文化中深挖这些概念,例如依托东方文化中的“因果报应”等来设立主题与触发点,会更符合东方读者的习惯。

2.人物角色的数量控制

首先人物数量一定大于1,因为一定会有一个主要角色逃出生天,还会有一个反派角色触动“鬼怪”行动。至于主要人物和反派角色各有几个帮手,作者可以酌情支配。

人物数量不能过多,因为读者需要记忆各个角色的阵营和功能,以及谁被怪物杀掉的先后顺序,所以每个角色都必须有功能性和特殊性,否则人物设置便是无效的。以《小丑回魂》为例,每个小朋友都代表了一种人物性格以及这种人物性格所展示出的恐惧和罪孽。如果你上来就写一百个人物,那读者很大概率上会直接放弃阅读,压根记不起到底谁被吃了。总之,写的人物越多,你前期在各个人物上设计的性格和区别就越耗费精神,这是无法逃避的辛苦功课。

四、注意埋下消灭“鬼怪”的伏笔来结尾

“鬼怪”一定不能被写成百毒不侵、屡战屡胜。如果这样的话,我们的主人公就没有胜利的可能,那他们的结局毫无疑问是被吃掉。所以我们在故事的前三分之一,甚至前四分之一就要对“鬼怪”的弱点稍有暗示。

1.有缺陷的“鬼怪”

可以是有过旧伤、行动不便的“鬼怪”,在追杀过程中渐渐显示自己的虚弱;也可以是有禁区的“鬼怪”,即它不能涉足某个地点,每次追逐到此地就会展露退怯与畏缩。

2.有“特异功能”的人物

主要人物有一种可以后期降服“鬼怪”的“特异功能”,即“鬼怪”毫无缺陷,重在人有能力战胜它。这种“特异功能”并不一定是指主要人物必须要会放电、会喷水之类,可以是智商极高、情商极高、动手能力强、跑得最快,甚至精通一门乐器等等,这个主要人物在危急关头一定是用他的这个特异功能救了大家。

3.“屋”有封闭缺口

在前文提到了封闭空间的重要性,但如果“鬼怪”与人物本身都没有缺点或者特殊性,就可以适当给封闭空间打开一个前期隐藏的缺口。例如被大雪封山的别墅在第二天早上就会获得搜救,即可以与外界联系离开,那他们的困境就被设在今晚时限内,主人公们只要保证今晚不被吃掉,就有获救的可能。当然这种封闭缺口的设计比其他设计的冲击力要弱一些,因为读者们一旦看到你前期对于封闭缺口的暗示,他们的心情就会松懈下来,所以这个还需要作者自己选择与把握尺度,否则读者们会在你太过清晰的伏笔下失去继续看下去的兴趣。


阅读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