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君不易,事君亦难。
晚明时代,朝廷纲纪废弛,国家内忧外患。也曾想“试手补天裂”,也难料“天公不语对枯棋”。
温体仁,字长卿,号员峤,浙江乌程人。明末崇祯年间秉政时间最长的首辅。事君十年,两袖清风,招怨无数,骂名千载。
在他生前,有人赞他为孤执不欺之孤臣,有人斥其为打压君子贤人的权奸。
在他身后,崇祯帝亲笔赠谥号曰“文忠”,危身奉上曰忠;而清修《明史》将他的名字列入奸臣传,称他“误国覆邦”。
他焚毁了自己给崇祯帝所上的大部分阁揭,亦无文集刊刻流传。围绕着他的盖棺定论问题,南明弘光朝中曾爆发激烈争论。而今千载之后,誉谤皆寂。
天启七年八月,崇祯帝即位,数月后,礼部尚书温体仁奉旨回朝。
此时,“九千岁”魏忠贤及其死党事败伏诛未久,朝臣各持党争门户之见互相攻讦不休,在遥远的陕西农民起义即将成燎原之势,后金崛起又使明廷在辽东战场一败再败。内有残酷的党争倾轧、沉重的财政危机,外有明清战争持续数年、农民起义蜂拥而起。大明王朝已是穷途末路之象。
半生默默无闻的翰林词臣,因着偶然的历史机遇,一朝登上权力的巅峰,展现在他面前的,是满目疮痍的迟暮帝国。如何事君,如何救国,如何保身,他的每个选择,重若千钧。若不甘为历史的奴隶,风雨飘摇的大明王朝,会否因他的选择而有一个不一样的结局?
都道落子无悔方为真君子,可这一盘枯棋,能否得妙手起死回生?
本作以历史记载中温体仁的仕途经历为主要内容,对崇祯时代的政局国事稍作一管窥。写末世衰飒之气,问历史的千种可能。在尽可能忠于历史人物性格立场的前提下,有部分演绎情节,支线剧情将会有改变历史的推演情节。文中观点为剧本作者个人所持观点,不喜勿喷。史实考证方面难免力有不逮之处,欢迎指正。 主线共三条历史线(更新中):完全遵循历史上温体仁的仕途经历。要求圣眷、威权、道德数值
救亡线(更新中):在历史线剧情基础上,将有部分改变历史和国运的推演剧情。要求圣眷、经略、势力数值
清流线(待更):探讨依附东林的另一种可能。要求清望、势力数值
以上数值要求是进线基本要求,其他数值项目会不同程度影响后续剧情和结局。
版权信息剧本/制作:温陵故人
立绘画师(特别鸣谢):狐周周、梧栖五七
封面/UI(水煮鱼收买):不须嗟
美工(自称打杂):七月玄霜
BGM:橙光素材库;小vie音乐(汉晴画轩574409265)
传送门背景:狐周周
联系方式Q群:1023628013
完结时间预计全篇35W字左右,2021年8月完结
附参考古籍文献:(朝)佚名:《皇明遗民传》
(明)毕自严:《度支奏议》
(明)黄景昉:《宦梦录》
(明)金日升:《颂天胪笔》
(明)李清:《三垣笔记》
(明)李逊之:《三朝野纪》
(明)林时对:《荷牐丛谈》
(明)鹿善继:《后督师纪略》
(明)申时行等修撰:《明会典》
(明)史惇:《恸余杂记》
(明)史玄:《旧京遗事》
(明)谈迁:《国榷》
(明)谈迁:《枣林杂俎》
(明)万斯同:《明史稿》
(明)温体仁等修撰:《明熹宗实录》
(明)文秉:《烈皇小识》
(明)文秉:《先拨志始》
(明)吴应箕:《东林本末》
(明)吴应箕:《启祯两朝剥复录》
(明)夏允彝:《幸存录》
(明)佚名:《崇祯实录》
(明)朱国桢:《朱文肃公集》
(清)陈鼎:《东林列传》
(清)范文程等修撰:《清太宗实录》
(清)计六奇:《明季北略》
(清)宋起凤:《稗说》
(清)孙承泽:《春明梦余录》
(清)孙承泽:《思陵典礼纪》
(清)孙承泽辑:《山书》
(清)汪楫:《崇祯长编》
(清)杨士聪:《玉堂荟记》
(清)张廷玉等修撰:《明史》
(清)郑达:《野史无文》
台湾中研院史语所:《明清史料》甲编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满文老档》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中国明代档案总汇》第6册
参考论文专著
曾美芳:《晚明户部的战时财政运作——以己巳之变为中心》
林丽月:《明末东林运动新探》
樊树志:《崇祯传》,人民出版社,1997
方志远:《明代国家权力结构及运行机制》,科学出版社,2008
魏斐德:《洪业:清朝开国史》,新星出版社,2017
小野和子:《明季党社考》,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阳正伟:《小人的轨迹:阉党与晚明政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
张德信:《明代职官年表》,黄山书社,2009
张永刚:《东林党议与晚明文学活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1、你最喜欢哪个角色,他做了什么让你喜欢他?
2、关掉作品之后让你印象最深的情节是什么?为什么?
3、这个作品最让你纠结的选项是哪一个?为什么会让你纠结?
4、你喜欢作品哪个结局?除此之外,你希望结局是怎样的?
5、有没有想要分享给朋友玩的冲动?为什么?
6、你愿意为这部作品投花吗?
7、你觉得作品哪些地方还可以改进?
举报评论
请选择举报原因
×提交
取消
您还未进行实名认证。
请完成实名认证后再发布评论。
将该精评分类至